大陸半導體產業市占率已接近三成 成全球最大單一市場
字號:T|T
據中國台灣資策會剛出爐的評估報告,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趨緩,去年市場規模約3,350億美元,較上年略萎縮。北美市場維持二成市占率,亞太(不含日本)也維持三成,歐洲、日本雖各維持一成,但占比開始下降。相對於此,中國大陸市場比重卻逐年上升,去年市占率已接近三成,成為最大單一市場。
台灣經濟部分析,大陸半導體封測能量已超越台灣、晶圓代工也將迎頭趕上,IC設計將是其完成半導體產業鏈上下遊布局的最後一塊拚圖。業者評估,台廠優勢隻剩二年,政策再不鬆綁,當大陸海思、展訊等競爭對手崛起,台廠恐錯失卡位先機。
官員表示,若IC設計能比照過去鬆綁封測、晶圓製造業讓陸資參股時的限製,規定參股者須具上下遊合作關係,且做好相關限製,有信心能防止技術外流。
至於各界擔心技術外流,包括大學教授聯名反對IC設計鬆綁陸資參股一事。官員坦言,若政策鬆綁卻引來紫光之類的同業競爭對手,的確有此風險,故未來即便政策鬆綁,會限製同業參股。
就在兩岸關係處在“已讀不回”的尷尬期時,台積電南京廠上周奠基,董事長張忠謀隔海喊話,兩岸集成電路(IC)產業應互利合作。這已非張忠謀首次對兩岸IC產業合作發聲;6月初台積電股東會時,他就呼籲,陸資要投資台灣IC設計業,應予以歡迎,但要防止陸資滲入董事會及經營階層。
反對者指責,台廠不去耕耘歐、美、日或亞太其他市場,卻要冒著技術外流風險,獨衷大陸市場。
但據資策會分析,北美因電腦與手機品牌眾多,IC設計市場已有英特爾、高通、AMD與NVIDIA等大廠搶占,台廠切入機會低。歐洲為國際車廠重鎮,車用IC比重高,該領域非台廠擅長。日本在記憶體領域已有東芝、被美光合並的爾必達卡位,影像感測領域也有Sony獨占鼇頭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解析集成電路芯片原裝、散新和翻新區別
- 無線充電主流技術解決方案全麵解析
- 無線充電原理以及優缺點分析
- 教你如何辨別集成電路IC原裝正貨、散裝和翻
- 5G芯片大戰,華為高通誰與爭鋒?
- 芯朋淨利增長58.01%,新三板電源IC廠商業績
- 馬化騰談"缺芯之痛"國家大力支持,中國芯
- 選擇一款合適的手機充電器控製芯片應考慮那
- 走路也能充電,盤點十大創意無線充電新技術
- 解讀集成電路電源管理IC工作原理及特性